軟件產品證書編號:浙DGY-2011-0398
軟件產品著作權:2011SR046994 典型客戶:浙江全省司法系統及全國近3000個司法所
社區矯正作為一項全新的工作,目前基本依賴于人工管理、書面匯報、存在社區矯正工作者工作量大、效率低,對社區服刑人員無法進行標準化、量化考核等問題;而且,在社區矯正工作執行過程中還存在強制力不夠、社區服刑人員的活動范圍無法掌控等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社區矯正工作向合理化、人性化、智能化、效率化方向發展,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向信息化管理邁進,真正把社區矯正工作打造成為服務保障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為民工程”,我們根據矯正工作的特點,結合國際先進的聲紋識別系統、手機定位技術、數據加密系統,自主研發出了一套數字化、智能化的自動化辦公系統。 該系統通過手機定位技術實現對社區服刑人員為主的動態管理,通過聲紋識別系統鑒別社區服刑人員規避人機分離的情況,同事具備完善的社區服刑人員電子檔案、查詢統計功能,并包含了社區服刑人員的日常管理考核,是社區矯正日常工作中的一套集“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于一體的高效管理平臺。
系統的主要特性 系統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研發思路,充分考慮了系統的主要特性,突出了“全面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的總構想和要求。/p>
1.全面性。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設計思路,做到橫向能涵蓋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監獄)等部門在社區矯正工作的業務流程,縱向能囊括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等級矯正機構的具體工作。
2.安全性。社區服刑人員的相關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本系統在數據庫中采用128位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在政務專網傳輸過程中通過非對稱加密進行處理,對登陸用戶采用身份認證技術,通過USB加密狗進行身份識別,最大限度防止賬號被盜和數據泄密等問題。
兼容性。鑒于社區服刑人員使用的手機既有移動、電信,聯通的狀況,若系統只支持其中一種通訊運營商的服務,那就需要所有社區服刑人員的手機號碼統一到其中某一通訊運營商的號碼上,這對社區服刑人員而言不符合“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要求,工作人員而言又無形的增大了工作壓力,所有必須要有一套能兼容通訊運營商的管理系統,無需更換手機號碼就能將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系統管理,充分體現社區矯正工作的“以人為本”。
4.可操作性。各級用戶可直接使用現有電腦設備,通過電子專網查詢系統,按照系統提示進行前臺操作,辦理各項矯正業務到簡便、快捷,從而實現社區矯正工作業務流程的統一性、規范性。